在这温暖的房间——记北京大学万柳学区2区606C
文/牛杨杨
平凡的2区606C宿舍每天都在上演着温暖的小事,突然干净的地面、上课下课的朝夕同行、圣诞节意外的姜饼屋蛋糕、逛街聚餐时的谈天说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不同,却又需要着彼此。
——题记
哇,原来你这么厉害
非常荣幸能够评选上此次万柳学区的“榜样宿舍”!也很感谢组织评选活动的老师们和提供奖金奖品的金主爸爸们!听到获奖消息后的我们,已经规划好在某一个周末,先拿着奖券去喝杯咖啡,再用奖金大吃一顿,最后去健身房健康甩脂了!咳咳,国际惯例,先放出下面略有些严肃的宿舍简介。
作为刚加入万柳大家庭的研一新生,宿舍成员万婧、张丹萌、姜琦、牛杨杨四位同学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不同院校,但入学后都迅速地融入到了集体中来,团结友爱,在学习、生活方面互帮互助。
学习上,四位同学在本科期间都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成绩优异,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万婧同学在本科期间曾获国家级奖学金两次,张丹萌同学曾获历年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姜琦同学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牛杨杨同学曾获“江苏省三好学生”称号和国家奖学金。本科专业为德语的万婧常常在学业上有一些困惑,其他三位同学则在课余时间耐心地向她讲解专业问题,提供诚恳的建议,离开校园几年的她又重拾了以往美好的学生时光。
生活上,宿舍长牛杨杨带动全宿舍成员参与健身、乒乓球、羽毛球等各项运动;姜琦同学则多次组织宿舍聚餐、参与集体户外活动;万婧同学经常主动承担宿舍清洁工作,保持宿舍的干净整洁;张丹萌同学向宿舍成员分享美妆经验,提升宿舍整体“颜值”,并绘制了宿舍成员漫画。
实践工作上,四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学院迎新等志愿活动,承担学院学生助理的工作,服务师生,课外为燕京学堂的留学生辅导汉语。姜琦同学还刚刚参与了献血,向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是三年舍友,亦将是三年好友,我们相信,在万柳大家庭的美好时光会是我们永远珍藏的记忆。
我想说,有你真好
严肃过后,下面来看看宿舍成员想说的话吧!
张丹萌:虽然宿舍的条件和环境没有我们在家里时那么好,但是我们依然珍视它,把它当成我们共同的“窝”。北至内蒙古、黑龙江,南达浙江省,十几平方米的小屋住着横跨了大半个中国的我们!我们带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而来,彼此分享各自家乡的习俗,以及那传说中令人难以理解的“南北差异”,或许,离乡背井,不远千里到异地求学的妙处正在于此吧!每个宿舍成员都把其他成员当成自己的姐妹,有什么快乐一起分享,有什么难处一起解决,这个小窝没有争吵和矛盾,只有爱和温暖。
万婧:我们在606C这个温馨的小屋相遇,虽然只有两个多月的相处,我们却像认识了好久的朋友,宿舍就是我们的一个小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舞台上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这里我们演绎着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梦想的故事,也许这些故事不会全然精彩,但每个都令我们难以忘怀,它们会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或许以后的某一天再回想起研究生的这段时光时,我们最难忘的便是这段友情,以及这段一起奋斗和拼搏的日子,希望我们在这里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我也希望未来三年我们可以保住发际线,守住小蛮腰,告别黑眼圈,不做熬夜党,做万柳公寓最养生、最健康的标兵寝室。
姜琦:每个人告别本科朋友圈子进入研究生阶段都有或多或少的紧张,比如担心自己和新室友能否相处融洽,最初我也有这样的小拘谨。但是来到606C短短数周后,三位室友的体贴真诚、自律谦逊、聪慧睿智就深深将我打动和折服,她们各自身怀绝技,对我而言是益友也是良师,更是可以倾诉心肠、共同面对难题的家人。希望这三年我们能够以彼此为参照共同提升自我,不管谁遇到学业或生活上的困难都互相扶持,一起成为更好地彼此。也希望606C在保持温馨的氛围、良好的作风同时,也能相互激励,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牛杨杨:宿舍其实就是自己身处异地的家,非常庆幸自己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遇见了善良合拍的家人。就在这次“榜样宿舍”的评选过程中,最初我只是偶然给出了一个提议,后来大家就纷纷建言献策、整理宿舍、搜集材料,顺利而高效地完成了评选的准备工作。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奖励,却是我们宿舍相遇后的第一个集体奖项。所以在我心里,这个奖项的意义是独特而重大的。同时,宿舍也是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学习工作后,能够放松下来休憩的港湾。感谢小伙伴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而融洽的宿舍氛围!让人感受到温暖的不止有北京的暖气,更有每一个善良可爱的舍友。希望大家未来可期,前程似锦,大步走上自己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