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 边吃边爱 ——记北京大学万柳学区2区304C
文/许铭欢
2区304C是一个以Work hard, play harder为信条的宿舍,由四位外国语学院的女生房一品、高漫漫、何丹萍以及江皓如组成。她们的个性和爱好各不相同,却在这里相遇相知,结伴遨游学海,相互鼓励。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她们已然组成一个有爱的“伐木累”(Family)!
——题记
齐心协力,终成十万字译文
学习上,四位女生目标明确,时不时地互相打打“鸡血”,在宿舍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宿舍诞生了横扫校级、院级奖学金、勇夺科学实践创新奖、三好学生奖、学习优秀奖的学霸级人物;也有可以随意在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等频道自由切换的多语言人才;还有翻译大赛参赛选手,悄悄地、轻轻地把小奖收入囊中……
时逢毕业季,304C的四位女生一起写毕业翻译。毕业论文的内容之一是找到一个暂无译本的海外英文专著,抽取一定章节翻译为十万字中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大量晦涩的英文长句,无数需要考证的细节。于是四人一起度过了许多个一边翻译,一边吐槽自己的译文,一边吃罪恶夜宵的深夜。在彼此的支持和陪伴下,四人终于完成十万字的毕业翻译和毕业论文。
兴趣各异,互帮互助
304C的四位女生兴趣各异,每人都有自己的小标签。
宿舍长房一品沉稳淡定,无论面对多紧急的任务,多繁重的课业,依然可以淡然处之,而且最终总能轻松完成,令大家十分佩服。她还习惯每月订花束,在宿舍的每个角落都装点鲜花。人称“大佬”的何丹萍热衷于看展,看话剧,经常向其他三人推荐好的作品,提升寝室的文化修养。昵称“小饼干”的高漫漫则是团建的发起者,最佳喊麦人,段子收割机,有了她304C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江皓如则被大家称为多语小达人,在研究生期间学习了拉丁语和俄语两门二外,可以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家乡方言之间自由切换。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她,说起历史来如数家珍。圣诞晚会上,她还出演话剧《程婴救孤》,舞台表现力让人挪不开眼。
生活中,四人经常互帮互助,相亲相爱,有什么有趣的、好玩的、搞笑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会一起分享,实力演绎了何为“快乐因分享而加倍,悲伤因分享而减半”。当然,日常调侃是少不了的,“你有什么不开心的,要说出来哦,让我们开心一下”,但调侃背后是挡都挡不住的相互关心!
尽管兴趣和个性不同,但是四人都很尊重彼此的爱好与习惯,也庆幸可以遇到与自己有着不同性格与兴趣的小伙伴们,因为与这样的人相处,就仿佛自己也亲历或见证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吃货宿舍,尝遍京城
尽管兴趣爱好各异,但是四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吃。有趣的是,四人名字中都带有“口”字,她们笑称这大概就是大家都这么喜欢吃的原因。美食宛如一条妙不可言的红绳,把大家都连接起来。宿舍里,房一品和江皓如就是美食雷达,在京城待了5、6年了的她们对好吃的馆子如数家珍,总是能为大家找到美食。在其他人的带领下,连原本不能吃辣的何丹萍,也无法拒绝美味。
在304C,重要的时间节点要约饭,例如交完期末论文要去吃烧烤,交完翻译去要吃冷锅串串;空闲的日子里更要相约出去逛吃逛吃。不论中餐还是西餐,不论是高大上晚宴还是街边串串,都在她们的目标名单之中。即使是学校饭堂推出了好吃的新品,她们也会奔走相告,或者直接带回来一同品尝。火锅、串串、披萨、蛋糕……每一种一同品尝的美食背后都有着珍贵的回忆。
尽管毕业在即,但未来的日子里,她们仍然盼望携手同行,共同进步!人山人海,边吃边爱!
万柳印象,周到贴心
对于万柳工作人员的工作,几人都比较满意,给他们“一百个赞”。每次有问题询问万柳前台和维修的工作人员,他们态度都特别好,解决问题效率高。
工作人员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也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前几天看到保安大叔们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打拳,就深感万柳真是一片超级安全的地方啊”,房一品回忆道。
对于万柳的师生和工作人员而言,万柳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或者工作的地方,更是彼此相遇结缘的地方,是大家倾注热情、收获情谊的地方。正是因为大家的真诚与认真,才让万柳变成一个温馨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