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点滴 温暖映像 ——记北京大学万柳学区1区1303D
文/吴益姜
她们本科虽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但如今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北大新传人。她们相约在燕园享受时光的馈赠。她们始终相信有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伴,青春才不留遗憾。她们感恩相遇,感谢相识。
——题记
晚上10点,学生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大学万柳宿舍1303D做访谈。敲门进去,整洁清爽、温馨的感觉瞬间扑面而来。1303D房屋空旷,物品摆放整齐,鲜少看到女生宿舍那种东西多、物品拥挤乱堆的场景。这是记者对1303D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与该宿舍成员对一个优秀宿舍的认识不谋而合:“一个优秀的宿舍应该是整洁、有爱、上进、互相帮助的”。
宿舍整齐干净,并非刻意为之
1303D里住着的四个女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广东的舍长许铭欢、陕西的贾茹、江苏的陆蓉以及北京的刘香君。她们性格迥异,饮食习惯也有不同,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比较爱干净。
1303D宿舍的干净整洁,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每个人在日常的点滴中打理好自己的空间之后,再回首时,收获的一份惊喜。四个女生的东西都不多,每一件似乎都能摆放得恰到好处。你很难在香君的桌子上看到胡乱摆放的化妆品,你也很难在贾茹的椅子下瞧见到处乱飞的袜子,陆蓉的被子经常被叠成整齐的豆腐块,而舍长许铭欢,虽然乍一看貌似男子汉,实则内心细腻,课桌格子上摆放的书籍井然有序。也许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繁忙的学业和实习间奔波,还能保持这样的好习惯,是非常难得而令人敬佩的事情,但是对于宿舍的这四位女生来说,这是最稀松平常不过了。
那些点滴的温暖,让她们共同进步
“喂,别的小朋友都回家了,怎么没人来接我啊?好,我等你哦,拜拜。”贾茹正拿着宿舍早已废弃的座机电话,模拟小朋友放学之后给爸妈打电话的场景,把其他室友逗笑了。闲暇之余,她在宿舍是大家的开心果和调味品,调皮搞怪但懂得拿捏分寸,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香君开玩笑地说:“她将是我们宿舍第一个踏入娱乐圈的人”。在这个宿舍里,香君属于温柔体贴的性格,她本科学的专业是与医学相关的,比较喜欢和室友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一些有趣且实用的健康知识。
室友之间相互打趣,是这个宿舍的常态,也是她们相互之间增进情感的一种方式。当记者问她们如何评价舍长许铭欢时,许铭欢自我调侃道:“天生丽质、可爱无敌”。贾茹接茬道:“欢欢社长经常和我们分享各种社会、人文的议题,有时候看到长得并不好看的男生,她还会花痴地说好帅啊,被我们吐槽”。
除了调侃和相互打趣,她们也会在室友困惑、需要建议的时候,一改往日调皮之风,促膝长谈。就业、实习、婚恋等这些话题,常在讨论的范围之内。贾茹说:“我们会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问对方的意见,在对方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予鼓励”。
调皮和严肃之外,还有柔软。许铭欢说:“陆蓉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我记得有一次,我的书包丢在了燕南食堂,我当时都慌了,陆蓉一边安抚我的情绪,一边告诉我应该怎么找”。在简短而朴素的诉说中,道尽了对室友的感激。
宿舍住得舒服,万柳工作人员功不可没
谈到对万柳的第一印象,1303D宿舍的女生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许铭欢说,第一天来宿舍报道的时候,无论是路线的指示还是工作人员的办事服务态度,细致入微,“就是特别热情,很有礼貌,让我感受到了古人中举之后,回乡受到的待遇”。
1303D的四个女生,都是2018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对于她们来说,住在万柳公寓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她们本科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背景。本科期间所住的宿舍,有一个共同点:只有一个宿管老师。那时候,学生和宿管老师之间的联系很少,多半是秉持着“能不找宿管老师则不找的原则”。
来到北京大学万柳公寓之后,重塑了她们对宿舍及其工作人员的认知。从环境上看,万柳公寓人文气息浓厚,不仅配备健身房、咖啡馆、电影活动放映室、自习室、24小时研讨室等生活基础设施,且每间房屋的装潢上,极为注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譬如,每一个宿舍区内,24小时研讨室都有精致小巧的“小花篮”,电梯上还挂着校园风光优秀摄影作品,万柳大自习室的墙壁上,名人书法并不鲜见等。
提到万柳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前台还是后勤,1303D宿舍的女生都表示感激与敬佩。香君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到,她们宿舍没少麻烦万柳工作人员,“师傅来清洗过空调,修过门,给欢欢换过网线,给贾茹换过床板。每次打电话过去,不是特别急的事,就按预约时间来,但如果很着急的话,他们立马就过来了”。贾茹补充道:“前台接电话的姐姐们很温柔,有耐心,沟通起来很容易”。
总而言之,万柳工作人员的付出,无论是前台服务的小姐姐,还是后勤的师傅,他们为这个宿舍所做的点点滴滴,小到一个电话的咨询服务,1303D的女生都不曾忘记。也许,有的话不表达,并不代表遗忘。在日常生活中,她们把感激埋藏心底,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