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总第62期(2018年6月—7月)


 

主办:北京大学特殊用房管理中心   网址:http://tfzx.pku.edu.cn

 

 

【中心动态】

 

北大红楼观后感——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燕园百草堂》第十三期

题记:2006年7月,北京大学重新开办平民学校,为我校劳动合同制职工搭建了一个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迄今为止,平民学校已成功举办13期,近千位职工通过学习提升了自己。第十三期平民学校学员,来自北京大学万柳学区前厅部的史梦潇在学习过后感触颇深,深情写下《致敬北京大学平民学校》一文,而其另篇文章《北大红楼观后感》则被收录《燕园百草堂》一书,现予以呈现,以飨读者。

北大红楼观后感

红楼通俗的讲就是整体是由红砖砌成,所以被称为红楼。怀揣着崇拜、激动的心情,追随北大平民学校第13期学员班委和老师,2018年4月15日来到了北大旧址北大红楼。

蔡元培任第一任校长,在参观完蔡校长一系列展览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蔡元培先生对于北大的改造。整顿校风,改变学员,聘请老师等,因此鲁迅、胡适、陈独秀等革命伟人先后在学校执教。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设计完成,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完完整整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意味着北大人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大使命。

我很自豪能成为北大一员,我更自豪能有幸来参观这样一座富有使命感与文化感的历史古迹。身为一名为师生服务的一线员工,我深知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深感为师生服好务是我身肩的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尽我所能,为北大的明天,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致敬北京大学平民学校

感谢平民学校给了我一个时隔四年又重回教室的机会,这次机会很难得,就像高考生想要考上北大的那种心情是一样的,激动,兴奋难以言表。

感谢平民学校给了一个认识并结交北大各个部门人员的机会,在这里,我们不像在学校一样是个个体,在这里我们像是家人一样,谈论的不光是学习,还有一些家长里短,谈笑风生。

感谢平民学校给了我一个认知更高层次知识的机会,在这里我们学习的不光是数学语文,还有关于素质拓展、法律、家庭关系、古代历史文化欣赏等等各门有趣的课程。

“有教无类”这个词一直贯穿在整个平民学校的教学理念中,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提出“劳工神圣,人人平等”,我想这也是平民学校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学校通过这种形式,让一线员工真真切切感受到北大对我们劳动者的关心关爱,正是这种新形势的关爱,让我们想再一次拥抱北大这个大家庭。北大以这种形势爱我们,我们就要以我们的方式爱北大。我们没有理由再退缩,没有借口止步不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为北大分忧,为师生分忧,为学生老师提供一流的服务,让师生让北大感受到我们的回报。

我会珍惜这次学习、交友和提升自我的机会,不辜负北大寄予我们的厚望。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参观学习李大钊革命精神

在北京大学120周年之际,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和优秀员工来到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故乡乐亭重温红色情怀。

此次之行的目的是追忆革命峥嵘往事,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和不朽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艰辛,激励大家发挥自身表率作用更好的投入工作。通过参观学习,一个立体的革命家形象脱颖而出:李大钊于1889年10出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自幼立志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李大钊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转变,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促成国共首次合作;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发展北方党组织,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重视军事工作,在军队中扩大党和革命的影响;重视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为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形成做出了理论贡献。于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杀害,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8岁。

李大钊同志坚决果断的态度,与他对党的指导思想、性质目标的深刻理解有最直接的关系,也与他密切观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变化相关。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李大钊同志那种大无畏的精神,特别是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铮铮名言,让人深深感受到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情怀。

 

调研联大旧址 重温革命精神——公寓服务中心组织师生一行赴滇调研实践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把握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建校80周年等重大历史契机,促进后勤育人工作和宿舍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联合万柳学区师生联合党支部、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万柳学生联合会、北大燕窝)等师生组织开展“调研联大旧址 重温革命精神”赴滇实践调研活动。希望通过对西南联大师生宿舍分布、宿舍条件、生活状况以及西南联大相关管理服务工作的考察调研,引导同学们学党史、明国情、知社情,学习联大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北大精神。通过切身体验,更好地接受最鲜活、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贯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成才要求。

 2018年5月22日—27日,来自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万柳学区师生联合党支部、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共13位师生代表赴云南昆明、蒙自,开展“调研联大旧址 重温革命精神”实践调研活动,与来自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的师生代表重访西南联大校址、追忆西南联大历史、学习西南联大精神、交流宿舍管理经验。

1938年2月中旬,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搬迁至昆明,改成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正式开课。西南联大在国难中诞生、在困苦中坚守,引领思想文化,弘扬学术自由,培养出一批“刚毅坚卓”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高等教育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讲话时引用了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碑文“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201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考察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时评价西南联大是“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

实践期间,北大师生开展了走访参观、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探讨现代化宿舍管理经验,追忆西南联大精神与足迹,为促进师生切身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同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开展新学期宿舍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动力和良好的契机。

学唱联大校歌,缅怀革命先烈

5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太芹老师带领的师生赴滇实践调研团一行13人经过一晚的休整顺利抵到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在云南师范大学后勤保障处龙梅处长、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李海樱总经理等领导老师的欢迎和陪同下开始西南联大旧址和西南联大博物馆的参观调研。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在聆听了西南联大博物馆专职讲解员杨彭关于西南联大历史的讲解分享之后,北大“燕窝”成员、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思宁感言,“走近联大纪念馆后,对这段在战火纷飞年代里为家国理想而诞生的教育史奇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切的体会。联大奇迹定格在当年炮火声中,联大精神传承代代北大人。”

北大师生一行与云南师范大学师生在西南联大纪念馆共同唱响《西南联大校歌》,“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在场的师生为歌曲中民族大义的真实写照而动容。随后,师生一行共同向“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革命先烈默哀悼念。

 1945年12月1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学生潘琰、李鲁连、南菁中学青年教师于再以及昆华工业学校学生张华昌为反内战、争取民主而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而铸就了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李大钊曾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一二·一”运动体现的便是青年的精神和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所在。在庄严的纪念碑下,在沉寂的默哀中,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调研团成员、公寓中心第一党支部的杨现瑞老师心潮澎湃:“无论此次昆明之行,我们享受什么样的春色,都不要忘记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我们更要一年一年的守候,一年一年的传承,为英烈,为那段英勇抗争的历史”。北大“燕窝”成员、来自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吴蓝蓝同样感慨:“有的人死了,他们还活着,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烈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精神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悼念仪式结束后,实践团参观了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西南联大纪念碑、西南联大宿舍旧址,参观结束后,两校师生在田家炳楼201会议室举行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会上龙梅处长代表云南师范大学向北大师生赴滇调研团表示热烈欢迎,北大师生调研团团长王太芹副主任代表全体成员表示感谢,双方针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并就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发展变革部门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有关教师公寓及周转房管理工作等方面,云师大李海樱总经理、后勤保障处史恩明副处长、学生公寓管理科吴春丽副科长、王彦菲老师等相关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北京大学万柳学生联合会首任主席王龙啸同学在座谈会上发言,他通过“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关键词、一些体会”具体阐述了联大精神渊源,并就日常联合会的工作中感悟到“一个宿舍、一段求学经历对于学校的历史来说可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本人来讲,可能就是一条命、一辈子、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

同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西南联大在昆校舍遗址和闻一多等西南联大教授故居旧址。通过实地参访和的历史资料学习,教师公寓办公室副主任唐晓雪老师对西南联大艰苦卓绝的办学历史和刚毅坚卓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当时昆明的条件有限,联大经费不足,老师们也是囊中羞涩,老师们的住处散落在昆明各处。展馆中有张周培源骑马的照片,周先生家在西山,每天需要骑马来校。照片上的周培源先生挺胸昂首,面展微笑,可见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刚毅坚卓的精神存在于大家的精神世界之中。”

学生组织交流互动,创新提升社团工作

 5月24日上午,实践团一行调研参观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此处校址原为明清时期云南科举考试的重地—云南贡院,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调研团相继参观校园内云南第一天文点、建立于1955年有60多年历史的钟楼。之后参观了建于1924年的会泽院,这座典型性的法式建筑,是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记载着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文化精神。然后实践团又参观调研云大学生宿舍和后勤管理等情况,学习了解云南大学在学生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北大万柳学生联合会与云南大学法学院相关学生组织负责人就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并就学生组织制度化管理的可能性进行合作、讨论,此处调研由云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张艺峰,副主席许一凡、曾渝崆负责接待,并全程陪同参观考察。在参观考察之后,万柳学区师生联合党支部成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致博表示通过学生组织建设和后期管理服务的深入交流,有利于增进双方友谊,为以后的学生组织联合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蒙自分校求索求真,联大精神常在常新

 5月2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进行参访交流活动。“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抗战爆发,国难当头,中国知识精英不甘沦为亡国奴,三校组建西南联大,辗转南迁。由于甫抵昆明时百废待兴,校舍不敷。1938年4月,联大文学、法学两院师生迁至蒙自设分校。当是两院师生分两路抵达蒙自:一路由长沙南下,经广州、香港、越南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而来;另一路自湘黔步行入滇,再从昆明沿滇越铁路至蒙自。调研团成员参观了闻一多“何妨一下楼”,重温了联大师生投笔从戎的故事,首次体验了当时的交通工具——法国的窄轨小火车,调研团成员、万柳学生联合会第三任主席2017级硕士研究生韩剑参观之后感言“西南联大时期俊彦云集、巨擘济济,这些大师既有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刚毅坚卓,又有‘静坐听雨’、‘何妨一下楼’的旷达向上,他们在国难期间昂起了中国教育的头颅。”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观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的时候,偶遇红河学院教授北京大学02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校友张永杰师兄,张师兄现担任红河学院科技处处长、学报编辑部主任,此外一行的还有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北京大学08级外国语学院本科校友郑华博士,张师兄带领我们参观了纪念馆,向我们介绍了北大在蒙自工作的校友情况,并热情邀请实践团一行前往红河学院参观调研,张师兄激动感言“在蒙自这么偏僻的祖国边陲小镇,在80年前北大师生曾经生活和学习过的蒙自哥卢士洋行旧址巧遇北大校友,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同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蒙自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亭等地,通过蒙自一天的调研走访,实践团成员对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办学历程和人文精神理解更加深刻。

在短暂的实践调研中,调研团一行13人通过访问旧址、查询史料、观看展览影像等不同方式,重温西南联大校史,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缅怀先烈,铭记国耻,探寻“茅屋草舍育英才”的奥秘。参加实践调研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本次调研过程吸取的经验、传承的精神更好地融入为老师同学服务的过程之中,西南联大的精神将在思想深处激励自己更好地成长成才。

 

公寓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举办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5.2”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2018年6月14日上午,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及后勤党委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公寓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在6区会议室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5.2”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座谈会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育人与管理的结合,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主题,二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此次座谈学习,公寓服务中心副主任兼特房中心副主任王太芹担任主讲人,座谈会由二支部书记王传成主持。

王太芹书记带领大家回顾了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调研走过的路线,系统的解读了习总书记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而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王太芹表示,对我们后勤员工来说,应结合各自岗位,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把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做好管理与育人的结合,实现后勤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王传成表示,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在北大的讲话,自己获益匪浅,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参加座谈会的党员们表示,通过这次深入的学习,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今后将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出一份力。

 

万柳学区召开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沟通会

6月26日,万柳学区组织召开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情况沟通会,来自法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媒体研究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等15个院系的老师代表齐聚万柳,公寓服务中心兼特房中心主任姜晓刚、副主任王太芹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特房中心安保部朱德丰首先通报了本学期万柳学区学生宿舍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内容涉及学生矛盾、错拿外卖、宿舍内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养宠物、做饭及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多个方面,建议各院系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王太芹副主任特别通报了近期查实并处理的万柳学区学生床位出租及违规使用情况。希望在万柳学区住宿的各院系加强毕业季和迎新季学生安全教育,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杜绝私住及转租转借情况发生,规范减少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及时消除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室内充电的安全隐患。

姜晓刚主任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新学期住宿安排情况,在住宿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希望各院系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做好毕业生离校和新生住宿对接工作。他表示,中心将尽早向有关院系反馈新生床位安排情况,希望有关院系继续与万柳学区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学生安全管理、住宿生活及未来宿舍调整变化等工作中予以理解和支持。

会议还介绍了万柳学区近期工作情况,对万柳学区设置学生生活辅导员、学生辅导员办公室、万柳学生联合会建设与工作开展情况、学区文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了阐述。就宿舍安排的具体问题,与会人员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特房中心组织安全生产培训

在安全生产月来临之际,为切实做好万柳夏季安全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全员安全意识,6月22日,特房中心安保部主任朱德丰为中心员工、万柳永盛置业商户进行了主题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培训。内容涉及安全生产定义及重要意义、安全管理与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管理、有关常识及夏季防范重点四个方面。

近两年,万柳学区不断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加强了学生宿舍管理、危险品管理、可燃物清理、施工现场管理、用电管理、火灾报警现场确认、消防设施检查维修、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安全工作。同时,通过建立微型消防站,更换消防主机及监控设备,增加监控探头,安装电子门禁,设立员工厨房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日常安全风险的发生。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动车充电站、智能物流中心、实行停车场收费管理,规范了园区行为准则。通过多重举措,有效减少各类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不断趋于正规完善。

北京市海淀街道安全生产办公室刘萍对万柳公寓安全消防工作表示肯定,对永盛底商违规事项进行通报,责令其尽快整改,择日予以复查。

特房中心副主任王太芹对安全生产办刘萍、赵继明两位同志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安全生产办公室对万柳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强调安全生产防范的重要性,要求在岗职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流程,对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要严厉杜绝,对已到来的夏季防汛工作要提高警惕,做到生命第一,安全第一,确保校园安全运行,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知识抢答环节,大家热情高涨,现场抢答氛围浓厚,此次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无问西东》励志明心的献礼之作

万柳学区“生活课堂”电影沙龙为2018毕业生献礼,播放暖心励志影片《无问西东》。通过四段故事,展现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四组年轻人在张扬青春和扎根红尘之间的内心博弈,有大时代的悲壮,也有个人无悔青春的选择。四段故事,四组人物看似毫不相关,相互穿插,但却都以奇妙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相互影响,不断传承叙述下去。
  最精彩部分为电影彩蛋,导演很用心地在虚拟的几位主角故事身边,安排了大量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出场,在看正片时,或许你注意到了,也或许一晃而过,但是在彩蛋里,对这些人物都做了介绍和回放,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致敬。以实写虚的电影手法,让这部电影的故事更落地,也更有厚度和感人的根基。

在场师生观影过后均感触颇深,现场对影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法学院的王惠一同学将自己所感所想付诸于文,表达了观影后的态度和想法: 

无问西东观后感
  为了送别18届毕业生,北京大学万柳学区30余位师生在毕业季来临之时一起观看了今年上映的《无问西东》,在影片中,那个“三代五将”家族出身的,说着“妈妈,对不起”的富家子沈光耀是整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喜欢沈光耀,不仅仅是因为他帅气的颜值,优雅的气质,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发自内心想要给予的情怀,而是因为他在知晓了自己可能要面对的人生后,依然有勇气选择的坚定。最让我感到感动的,也是他在为孩子们空投食物时脸上露出的那种纯粹的笑容。事实上,迷茫、质疑与时代本身无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沈光耀亦曾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在好好活下去的安逸人生面前妥协过。可最终让决定坚守理想的,是教授们“要对自己真实”的教诲,是看到因空袭丧命的孩子后的那份悲悯与民族责任感。
  影片最后的“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将气氛推向高潮,也将影片中所有主人公的选择归结于听从内心。诚然,这世间所有的选择都要听从内心才不会后悔,对自己诚实,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但所有选择的起点,不应当仅起于内心的欲望。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内心的欲望并不一定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在做出选择时,责任感是对方向的指引。有了责任与热爱,我们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笃定,得到真正的幸福。

 

公寓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 “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活动

根据学校组织部、后勤党委的部署,公寓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于6月27日向万柳学区全体员工发出了参加“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活动的倡议。支部全体党员(含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截至7月10日,共有87人参与了捐款,捐款总计1760元。

点点爱心,汇聚成河,无私助人,温暖真情。万柳学区全体员工再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美德。

 

北京大学万柳学区第三届“爱摄影•爱生活”摄影大赛圆满收官

北京大学万柳学区第三届“爱摄影•爱生活”户外采风摄影大赛已圆满结束。活动受到万柳师生、员工的热情响应,投稿作品共计179幅,经组委会严格的初评及复评,共产生获奖作品28幅,于7月11日举办颁奖仪式,下附获奖者名单。

摄影比赛目前已举办三期,投稿作品数量及质量逐年不断提高,师生与职工也从摄影当中寻找到探索美好生活的意义。希望通过比赛使大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掌握更多摄影知识、提高摄影能力,同时,丰富万柳师生及员工文化生活,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希望更多的老师同学能参与进来,一起探索享受摄影的魅力。

获奖名单:

1、特等奖
       刘 钊(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金太阳 (三区1131室)
       朱德丰 (特房中心安保部)
 

2、优秀奖
       吴    汉(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柴玥儿(新媒体研究院)   
       于雪松(特房中心采购部)
       赵文洁(特房中心办公室)
       陈永柱(特房中心配电站)

3、入围奖

孙    翀(师资人才办公室)
       朱钟炜(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李梦萍(光华学院)
       刘仕豪(社会学系)
       毕梦静(外国语学院)
       李洪威(法学院) 
       李乔盛(人口研究所)
       安妮娜(考古文博学院)   
       周一帆(外国语学院)
       柯   俊(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赵   京(特房中心财务部)
       裘   岚(特房中心采购部)
       陈建鹏(特房中心配电站)
       白春生(特房中心热力站)
       史梦潇(特房中心前厅部)
       武   蕊 (特房中心前厅部) 
       
宋雅楠(特房中心保洁部) 
       
李   鹏(特房中心工程部)
       郭舒娅 (特房中心办公室)   
       4、参与奖
       投稿后未获奖的师生、职工可在前厅部领取纪念奖杯子一个。

 

万柳学区召开2018届毕业生代表暨荣誉居民座谈会

7月12日,万柳学区组织召开2018届毕业生代表暨荣誉居民座谈会。万柳学生毕业生代表、万柳荣誉居民代表、万柳学生联合会代表、曾经在万柳居住的法学院10级校友陈志兴以及特房中心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万柳学区荣誉居民王龙啸和肖波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在万柳学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们认为,万柳学区将管理服务的内容从原来的工作层面走进同学生活之中,使后勤服务工作更有温度,也更有人情味,其工作要求和难度也更高。正是因为参与了这些管理服务工作,他们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和提高。在此意义上,他们在万柳学区的生活不是求学阶段的结束,而应是下一段经历的开始,“荣誉居民”将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宝贵和值得骄傲的称号。

万柳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周文灏也对联合会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展望。与会同学表达了对万柳学区的依依不舍,对万柳学区给与的贴心关怀表示感谢,对在万柳生活过程中的所遇到的对的人,包括老师、同学、舍友以及万柳和北大的感恩之情。大家纷纷回忆起入住万柳的经历:刚开始远离燕园校区的不便和迷茫、特房中心无微不至的服务让万柳有了家的温馨,加入万柳学生联合会的机缘和参加联合会活动的美好经历。同学们表示万柳学生联合会作为一个集体,为大家提供了扩大交流圈子、认识以及学习新东西的宝贵机会,同学们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成长锻炼,收获友谊与快乐。

陈志兴校友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表示,同学们意气风发、年少有为,通过在学生联合会不断磨练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追忆今夕,不禁感慨时间过得飞快。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弟学妹,他分享了几点感悟:本职专业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要足够重视,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成为工作岗位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要学会展示自己,锻炼良好的沟通能力;社会远比校园复杂,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善良的心去看待人与事;自身发展既需要个人努力,也要顺应历史进程,学会顺势而为。

王太芹老师首先感谢“荣誉居民”和毕业生同学在万柳学区建设中起到的榜样示范作用,感谢校友及同学们的热心参与。她回忆了万柳学生联合会从建立到发展的历程,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希望毕业的同学能常回家看看。同时,她鼓励大家发扬敢想、敢做、敢担当的精神,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房中心其他老师祝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事业有成,并表达了把万柳学区建设得更美好的决心。

最后,陈志兴校友与王太芹老师一同为荣获万柳“荣誉居民”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座谈会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