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的第十七个秋天——记万柳学区运行部主任朱晓文

北京的秋天和湘潭的秋天大抵是不同的。1000多公里外湘江岸边那个南方小城,每到秋日,满城的桂花飘香。桂花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而北京的秋天,五颜六色,更为热闹。单说万柳,就有料峭的晨风、金黄的银杏和鲜红的海棠果,在跳、在闹、在调皮地招摇。

朱晓文喜欢湘潭的秋天,也喜欢北京的秋天。他最近常常在工作结束后,花上一个钟头徜徉在万柳学区,然后在心里感慨:在北大的第十七个秋天来啦。

——题记

 

一、从迫于贫耳,到兢兢业业

2004年,朱晓文从湘潭来到北京。最初,不过是为了谋生,经熟人推荐,在北京大学找到了一份后勤维修管理的工作。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十七个年头。

如今,已经是北京大学万柳学区运行部主任的他,依旧做着这份繁多且庞杂的维修管理工作:师生报修维修、管道改造维护、房屋修缮、动力设备检修保养、消防安防设备维护保养、花卉养护……岁月长久,他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干着的这些活儿,仿佛也长长久久,永远都陪伴着他。

在万柳生活过的师生都深有感触:万柳公寓的水电供应和设备维修非常及时而到位。水电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应,维修从预约到解决都能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紧急情况下是随时上报随时派人维修。这种完善和高效的服务背后,是朱晓文带领的万柳运行部默默的付出,他们时常扮演幕后英雄的角色,出现在紧急关头和最被需要的场合,一旦问题解决,又悄然离去……

据朱晓文统计,运行部平均每天解决40例左右的维修故障。在这40例故障中,有很多门锁损坏、电线老化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恰恰是这类小问题,一不留神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一年,四区某层突然断电,经排查,是某套间出现了电线短路问题。但该套间的老师出差在外,维修人员丝毫没有放松警惕,通过与教师本人联系,获得了进入屋内排查维修的许可。一进屋才发现,水管漏水浸湿地板,电线触水导致短路。这让朱晓文他们惊出一身冷汗,倘若不及时排查,一旦外出人员归来使用电源,极易造成人体触电甚至引发火灾。

朱晓文与他带领的团队

在朱晓文工作的运行部监控中心外的墙壁上,一字排开挂着各种机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台钻、氩弧焊机、套丝机、电焊机、砂轮机、切割机一应俱全。装卸、使用、清洗、维修,对朱晓文和他的工作人员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技术活。正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长期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磨砺,使他们个个技术高超、经验丰富,能够胜任繁重的维修和护理任务。在采访朱晓文的短短一个小时内,他接过三通电话、跟同事们沟通六七次、解决了四个零件的更换问题,这对他和他领导的运行部门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工作强度。

如果遇到棘手问题,朱晓文会和工人们一起商讨,寻求解决方案。这种疑难杂症往往会花费他大量精力,可殚精竭虑修好一台机器,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为学区省下十来万的开销,又让他欢欣鼓舞。

动力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也是朱晓文一天中的主要工作。“万柳学区共有污水泵66台,每天检查巡视一次;二次给水泵、中水泵30台,每天检查巡视两次,其中包括配电箱检查和维护,每一次检查都要将机械拆开来看,哪里有安全隐患,哪里需要保养。”这样检查一轮下来,往往需要几个小时。

抢修下水管道

即使下班后,朱晓文的神经也常常绷得紧紧的,因为时不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如宿舍水管堵塞破裂、跑水溢水。即使在睡梦中,手机的滴滴叫声也会让他敏感地醒来,立马起身联系维修工人商量对策,一同前往事发现场,为同学和老师们解决问题。一次,处理水管破漏的突发事件,他和同事们忙了一整夜,清晨胡乱抹了把脸,又去办公室了,整整两天都没有合眼睡觉。

朱晓文说:“工作中当然也有困难的地方了,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误会,产生龃龉,但只要双方好好沟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处境,耐心和对方一起了解设备故障的情况,并通过协商,一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很好地把问题解决掉了。”

工作结束,回到员工宿舍,躺在床上,朱晓文常常会反省自己今天哪些工作可以做得更好?明天还需要做些什么?他会将这些记在脑子里,以待明天工作时处理。

 

二、虽南来北往,但携手扶将

朱晓文在北京谋生,妻子在家照看孩子。从北京到湘潭一共1700多公里,坐火车要16个小时,其间经过6个省份,穿越大半个中国……他和妻子一年只能见三次:过年回家一次,妻子带着孩子来北京两次,一次住一两个月,这是他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天各一方,聚少离多,相见不易。

朱晓文工作照

这样,如何能平衡好工作和生活?他朴实憨厚地笑着说:“既然决定做这份工作,就要踏踏实实做好,要让领导放心,同学老师省心,严谨努力不拖延,绝不能让个人生活影响到集体利益”。想妻子、想孩子了怎么办呢?“那就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点。下班以后,在园区健身走,走一个钟头,或是看看报纸,和同事聊聊天。现在还有微信视频,空下来就和妻子孩子多叙叙话,关心下彼此”。“每年她们来了,就多陪陪她们,陪着她们逛逛北京城,也会去百讲,看看最新上映的电影,到未名湖畔散散步,看看博雅塔”。朱晓文感慨道:“这里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如果孩子们能考进来,那就太好了”。

 

三、既不慕虚荣,又不忘初心

谈到北大,朱晓文像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北京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这里的学生是全中国最优秀的学生,这里的老师和领导也是同辈人的佼佼者,在这里工作,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亲身体验到公寓服务中心的领导是如何兢兢业业、以身作则,非常关注老师和学生们的住宿体验,通过微信等社群,定期听取学生意见,并迅速地商议出解决方案,层层落实,又快又好,把“共商、共建、共享”落到了实处,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满意。

毕业季的万柳一角

他亲身感受到北大学子那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精神气儿。他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与同学们更多地相互理解,一起配合完成维修工作,他也祝愿北大学子能够茁壮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能够在这里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北大一份子,在面对别人期许赞美的时候,更应该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朱晓文如是说。

北京的秋天和湘潭的秋天大抵是不同的,但经过十七年光阴洗礼,北京的秋天和湘潭的秋天又大抵是一样的。不论是料峭的晨风、金黄的银杏,还是鲜红的海棠果,一切都好似余光中的乡愁一般,填满朱晓文的人生。朱晓文说他喜欢这样的秋天,尤其是在北大的第十七个秋天。

同学们亲手栽种的海棠果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