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燕园,心在万柳 ——记万柳学区1区303B朱顾睿俣同学

每每提到万柳这个地方,总是心情复杂。远离燕园,每日的来回奔波总是不免有些劳累。但是万柳又有着与燕园宿舍不同的特质,或许是因为更舒适的环境,又或许是这里有着不一样的人。作为城市与环境学院的一名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从未料到会与这个地方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万柳公寓的建设者之一。

——题记

 

初入万柳

开学前,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也是那么抽象。我对于万柳最初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北大未名BBS,有说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唯一确定的是与本部校区的距离使得不少住在万柳的同学想要住回本部。怀着忐忑和激动,我来到了万柳,第一天入住手续的有条不紊,宿舍环境的干净整洁,还有作为一个南方人第一次见到的暖气,都给我留下了最初美好的印象。同时,很幸运的是,拥有三个非常友善且可爱的室友。毕竟,宿舍的生活质量,一大半都是由室友决定的,美好的三年硕士生活也由此拉开序幕。

 

住在万柳

总的来说,万柳公寓还是非常宜居的,商店、水果店、理发店、健身房、食堂一应俱全,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生活需求。宿舍由4个4人间组成的套间,独立卫浴带来的24小时热水就是相对于燕园宿舍最大的优点之一了。宿舍内是四张上床下桌,比起校内硕士住的上下床宿舍,上床下桌的设置可以睡得更舒适而不会打扰到室友。封闭带窗的阳台也避免了过多的灰尘吹到衣物上。园区内的学思堂,给没有课不需要去学校的同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安静学习的环境。园区内还有一所健身房,5元一次的低价,充分满足了同学们的健身需求,而它最主要的优势就是便宜和距离近,从宿舍出发几分钟内就能到,内部的器械也是很丰富,虽然可能比不上专业的商业健身房,但是能满足校内同学们的需求了。周边的交通也非常方便,步行五分钟就能到公交车站,可以直达学校本部的西南门或者东门,可以在没有班车车次的时候进行乘坐。

建设万柳

参与万柳公寓的建设是从与万柳学生联合会(下称联合会)结缘开始的。当时看到联合会在招新,看到各个部门的介绍,突然想起自己在本科学校就读时同学遇到各种问题却反馈无门的情况,突然就产生了加入联合会公寓建设部的想法,确实是凭着一腔热血而来。联合会的组织没有本部学生会研究生会那么严谨,但同时也更加自由,不需要受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从一加入联合会的公寓建设部我便开始帮助管理数个万柳的学生群,主要工作是转发特房中心的各种通知以及帮同学们转达问题。确实是比较简单却繁琐的事宜,时常遇到我在本部上课的时候看到发来了通知,多数情况我是看到就会立即转发,主要是担心到了下课就忘了转发从而耽误同学们接收消息。而有时候是因为消息比较紧急,比如下午突然需要停水等,就得越早转发越好。

除此以外就是代表联合会在群里发言,或者说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但是很多时候有些问题我也不清楚,就需要再去转问特房中心的工作人员,然后再回复同学,这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更深入了解万柳公寓的过程。有时候会遇到联合会发布一个活动之后同时有好几个人来加我咨询的情况,同时回复几个人使得自己手忙脚乱的。除了日常进行转发和回复工作之外,公寓建设部肯定还需要负责和万柳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接来反馈一些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这学期在特房中心的支持下,公寓建设部在“万柳大家庭”公众号上推出了“意见建议”标签栏,我也参与到了其中的工作之中,本来以为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同学提意见然后特房中心反馈的过程,但中间却出现了不少曲折。有些问题,目前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比如食堂价高、菜品口味不尽如人意,食堂经理除了一遍遍回复会提高对员工的培训并无他法,时间久了同学们也会觉得敷衍。而有些问题,要解决的话所付出的代价过高,但其本身不算特别重要紧急,比如有同学提出想要加高厕所挡板高度,虽然也算是合理正当的需求,但把有限的资金花在这上面并不合适。而有些问题的提出就有些无理取闹了,比如把书留在学思堂,被清理掉后要求赔偿,学思堂本就有规定每天关闭时请带走个人物品。当然了,也有提出确实对于公寓生活质量有提高的意见的,比如在近邻宝加装摄像头,特房中心就很快完成了。在推出这一标签栏并试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很多不是我着手亲自处理的,但是基本都有关注,主要问题还是如何有理有据地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解释暂时无法满足的问题,这其中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误会。为此,我们也对标签栏的功能进行了调整提升。

总而言之,其实对于万柳学区的建设,并不是靠一个人或者我们公寓建设部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有时候有些同学可能只能看到万柳没有满足他们什么要求,却看不到已经取得了哪些改善。其实万柳学区的建设需要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来让公寓变得更加美好。

供稿丨朱顾睿俣

返回